邓峰,获得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和美国南加州大学计算机工程学硕士学位,拥有三项美国专利。
学生时期的邓峰并不“循规蹈矩”,那时的他就搞起了科技咨询,当起了科技个体户。1988年,已经在清华读研究生的他在校园里租了三间房,成立了一个实验室,带领着一帮学生,当起了小老板。他在中关村接到各种各样的项目,带领学生一起攻克,很快就小有名气。当时邓峰还领导着清华大学的电子学会,在全国第一届挑战杯中获奖的清华项目全部出自电子学会。当年动手做实验的经历培养了邓峰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他在美国硅谷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研究生毕业后的邓峰因为女友的原因决定到了美国,出国后,邓峰进入英特尔公司并很快过上了金领生活!
在英特尔期间,邓峰开始认真学习大公司的管理体制。这让邓峰受益匪浅。
邓峰认为自己是那种将“长期的宏伟目标”和“当前的脚踏实地”结合得很好的人。
而这也使得他在某天发现一件事时使他碰上了一个挫折!
当时,英特尔认识到网络安全将是影响未来网络应用的重大问题,但却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竟然有英特尔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件事本身引起了邓峰的注意。
他开始与好友们商议成立安全公司的事情。这时邓峰已经在英特尔公司工作了四年,按照英特尔的惯例,工作五年,员工将获得一大笔期权。
一边是大把大把的股票、期权和垂手可得的安逸生活,一边是不可预知的创业艰辛,而此时邓峰需要供养一幢房子、一个孩子和一个读书的妻子。
于是,他采取了一个折衷的做法,先不辞职。
然尔,意想不到的是:邓峰等人对网络安全的设想很快被一位投资中间人看好,但却迟迟没有回应。半年后,邓峰发现这个中间人已经自己成立了一家安全公司并获得了风险投资,后来这家公司被北电网络收购了。
这成为邓峰创业历程中的一个插曲,并最终促使邓峰下定决心辞职创业。
这件事让邓峰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从别人那里掏钱,首先得自己掏钱。在他决心离开英特尔后,他向朋友借了3万美元,成立了NetScreen公司,用这笔钱在30天内就初步做了一个产品的雏形。
两周后,凭借这个产品雏形,邓峰的NetScreen拿到了第一笔1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三个月后,又顺利拿到了一笔100万美元天使投资。
邓锋最初的想法是把公司做到一定程度就卖掉,这样后半辈子就衣食无忧了。可NetScreen公司显示的强劲发展势头让邓峰感到意外。
ASIC安全芯片与生俱来的速度和效率使NetScreen公司的产品很快就在全球打开了局面,并成为新一代防火墙的标志。邓峰本人也一举拿下有关芯片设计方面的三项专利。
在公司成立后的第二年年中,Netscreen获得了硅谷顶级的风险投资公司美洲杉资本公司(Sequoia Capital)初融资370万美元。
自此,邓峰从此开始从最初的与天使投资接洽到转变为与风险资本开始接谈,并在一年后再次被美洲杉资本公司追加投资1080万美元。
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NetScreen已经拥有500多员工,开发了16个产品,在全球设有30个销售办事处,在90多个国家中拥有25万多用户,在全球安全市场中位列思科、Check Point之后,居第三位。
2001年12月12日,Netscreen在纳斯达克首发上市。上市当天,其股价就飙至24美元。
2004年2月以40亿美金的价格被Junpier(思科的主要竞争对手)网络设备巨擘并购。
直到现在,中国几乎所有的电信公司和80%的大银行、保险公司都是Netscreen的用户!
而当初作为邓峰第一个天使投资人也在邓峰身上大获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