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家分享励志名言名句大全、经典语录、励志语录、励志文章、励志故事、人生感悟、励志人物、哲理小故事,职场法则等相关语录资料。
当前位置:创业故事 > 联想风险投资本土化案例   
联想风险投资本土化案例
发布者: 火凤凰 | 2014-08-31

  挟联想之威,联想投资自成立起就四处出击,已经成为本土创投界的一颗新星,其投资的不仅有自身所擅长的IT企业,还把触角伸向了一些传统行业。

  低调出击谨慎摸索

  联想投资与联想集团、神州数码并称为联想控股的“三驾马车”。所不同的是,联想投资的董事长是由“老帅”柳传志兼任的。

  2001年3月,联想投资注册成立,首期运作资金3500万美元。截至2002年底,联想投资已经在14个项目上投资了近3000万美元,其中50%的资金投到了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企业。首期运作资金3500万美元全部由联想控股投入。当时联想投资的想法是,因为缺乏风险投资的经验,没有掌握风险投资运作规律,甚至没有培养出足够的投资人才,急于吸纳外来资金似乎有点不负责任。因此,联想投资婉拒了一些海外投资商的出资意愿。

  据了解,在第二期的投资中,上海及其周边地区仍然是投资的重点。为了更好开拓业务,寻找有潜力的投资机会,有利于整合资源为被投企业提供积极的增值服务,联想投资成立了上海办事处,希望能通过资本和管理的输出,为上海及华东地区培育出一批优秀的企业。

  相对其他的风险投资商来讲,联想投资的投资风格一如其在媒体前的低调和谨慎:每一家企业的投资额不超过基金总额的10%,这使得联想投资目前已经参股的企业已经有14家。其中投资额最大的是卓越网,联想投资曾三度对其进行增资,而目前占有其股份已达30%左右。在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光桥科技有限公司、高维信诚和科大讯飞等几家公司中,联想投资也占有不少的股份。

  不过,在这14家企业中,还没有一家企业上市。对此,联想投资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焦虑。一是因为其成立的时候,风险投资已经开始步入低潮;二是因为其心理准备比较好。朱立南说,中国的风险投资还处在摸索阶段,包括在中国活跃的海外投资者也一样,还没有完全摸准中国VC(风险投资)行业的脉搏。联想投资要把眼光放远些,不急功近利。7--8年也是可以接受的投资周期,联想投资不会为追求短线利益而轻易退出。

  在投资组合上,联想投资似乎更偏好于处在成长期和扩展期的企业,这部分投资大约占其投资总额的80%,而种子期投资只占到20%。

  滚动调整投资策略

  联想投资的第二期基金在投资策略上仍将以后期投资为主,早期投资为辅。在投资项目上,以大IT相关领域投资为主,同时会积极在其它领域寻找投资机会,尝试在一些传统产业上进行业务扩张。

  由于风险投资自其诞生之日起,似乎就与高科技、网络、信息联系在一起。联想投资意欲进入传统企业,引发业界无限遐想。不过了解联想的人知道,突破IT领域寻找传统产业的机会并非是突发奇想。

  在联想控股的旗下,除了联想投资、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外,还有两家传统企业,其一是金白领餐饮有限公司,其二是融科智地房地产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虽然默默无闻,影响力也不及前三者,但是其成长性却不可小觑。

  金白领餐饮有限公司已成为北京市场上最大的“团膳”提供者之一,年营业额超亿元;融科智地的标志性项目融科资讯中心去年已经封顶,虽然尚未正式启用,出租率已达到50%。2003年年初,在融科资讯中心的旁边,一个投资额为原来两倍的高档写字楼项目开始实施。此外,北京五棵松、天津瑞景居住区等项目也正在运作之中。

  这些项目曾经被外界称之为柳传志的“自留地”。有业内人士指出,有了成功的示范,联想投资对这类传统行业发生兴趣并不足为怪。

  事实上,进入传统领域也不违背联想投资的原则。朱立南一直强调,赚钱的道有许许多多,联想投资追求的是富而有道。具体到基本理念则为五条:重声誉负责任、为股东创造回报、被投资企业的成功、积极的增值服务、开放的心态与合作伙伴共创多赢。

  对联想投资而言,一直摸索的就是适合中国经济环境的风险投资的策略和方法。他们表示,风险投资源于国外,对于国内的风险投资来讲,简单移植国外的模式并不恰当。尤其是在缺乏退出途径的今天,风险投资的“油水”在哪里?该怎么找,怎么去挖掘?

  朱立南说这涉及战略和战术。两年多来,联想投资的“打法”也在不断滚动调整,伴随着对风险投资的认识、对企业认识的提高以及自身能力的提升,这种调整是有目的的调整。选择性地投资部分传统企业,很可能就是在当前缺乏退出机制的情况下,联想投资的一种“新打法”。

  5年做成首选品牌

  相比国内一些活跃的风险投资机构,联想投资的历史不长,但目标却很大。朱立南的计划是,在5年内将联想投资变成中国VC行业的首选品牌,希望以一定的回报率和业绩推动中国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

  因为有着联想的盛名,因此联想投资一开始就站在了一个比较高的台阶上。一方面,它继承了联想的品牌效应,一举一动更容易引起业界关注,也更受被投资企业的尊重;另一方面,它有着巨大的人才储备库,联想投资的许多员工来自联想集团,对IT领域他们有着比普通风险投资更深的理解力。当然,他们缺乏的是风险投资经验。

  因此,联想投资曾经解释,他们首期基金规模偏小的原因是为了熟悉行业规律和培养人才,以求迅速扩大规模。从联想投资募集的第二期基金的规模看,联想投资的练兵基本上已经达到了成立之初的设想。

  事实上,联想投资也已经成为本土创投界的一颗新星。在联想投资后期的一些投资个案上,更多的是与国际著名创业投资公司的联合投资。朱立南认为投资中的联盟策略非常重要,通过其他经验丰富的风险投资共享资源、共担风险,双方可以实现协同增效。在这方面,联想投资与英特尔投资公司联手投资了安徽科大讯飞,与香港建联通共同对中联绿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投资。

  “老帅”柳传志对于联想投资的工作也给予了积极的肯定。他曾经这么告诉联想投资的员工:“10年后,当中国的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起来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会承认,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风险投资机制的重大作用。而在风险投资行业之中,有一家突出的公司,由于运作成功,由于帮助创造了一批成功的高科技企业而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不仅如此,由于它的投资理念、文化、运作方式在业界的巨大影响,端正了整个投资行业的风气,把对投资企业的评价是血淋淋的感觉改变为诚信和实力。这间公司的员工由于他们所在的企业,由于他们自身的为人,他们受到了社会的尊敬。这间公司当然就是你们公司----联想投资”。